系列活動

臺南400—鎮北百年老廟巡禮

【活動資訊】 主題︱「臺南400—鎮北百年老廟巡禮」走讀 時間︱112年12月15日(五)14:00~17:00 地點︱臺南市 主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 主講人︱郭麗桂(米其林三星導覽員) 【報名網址】https://tainan-400.com/activity10.html 【活動主旨】 臺南早期因地域性的關係,成為海外船商必經之地。自荷蘭人商船進駐殖民開始,便奠定臺南多元文化的基礎。如今府城共有九大園區:安平國家歷史風景區、台江生態文化園區、赤崁文化園區、孔廟文化園區、五條港文化園區、民生綠園文化園區、鎮北坊文化園區、東安坊文化園區、鯤喜灣文化園區。其中鎮北坊文化園區,在清朝時期是行政官署與軍事重鎮,因而衍伸出如總爺街較為軍事象徵的地名。除此之外,民間信仰宮廟更是此區的重要特色,擁有百年歷史的廟宇在此區處處可見,像是座落於成功路上的臺江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建立於鄭氏時期,是府城最早的觀音廟,有著佛、道兩教廟宇共祀一地的特殊場景。開基玉皇宮建立於明鄭時期,主祀「玉皇上帝」、「玉皇三公主娘」、「玉皇四太子」,是先民至臺灣謀求發展,祈求渡海平安之精神依靠。另還有,建立於清康熙時期的「鎮轅境頂土地公廟」、「總祿境下土地廟」、「三老爺宮」等等。 本次走讀我們將跟隨臺南市觀光旅遊局米其林三星之旅導覽解說員—郭麗桂老師,他將引領我們走訪昔日的軍事重地、如今的清幽小街—鎮北坊,從中感受府城古廟老街的歷史與人文之美,以及廟宇作為地方記憶和社區連結的重要角色。 【主講者簡介】 郭麗桂,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臺灣文化班碩士,現任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古蹟導覽解說員、臺南市觀光旅遊局米其林三星之旅導覽解說員、臺南高工「漫遊古蹟」課程講師。是在地的府城囝仔,希望用在地人講在地故事精神,與旅客博感情。以誠摯的心服務大家,傳遞臺南真實的歷史與人文,藉由導覽解說,了解臺南歷史來龍去脈,帶著滿滿知識與滿足回家,讓旅客有願意再來臺南挖寶的感覺,也讓古蹟不再只是佇立在那裏,而是臺南唯一且不可取代的寶藏。主要導覽路線有:安平獅響曲、安平老街五四三、安平運河南岸、孔廟線、藝文踅街線、赤崁線、老屋線、五條港舊城漫遊、鹽水線、臺灣第一鹽、鯤喜灣文化園區、鎮北坊文化園區及西濱宗教之旅。 【走讀路線】 臺南祀典興濟宮  開基玉皇宮 鎮轅境(頂土地公) 總爺古街 總祿境 三老爺宮  鴨母寮三合院 鴨母寮百年市場  臺南祀典興濟宮 - 本講座為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府看府城」系列活動:https://tainan-400.com/activity10.html

臺南奇廟對談的奇妙故事

【活動資訊】 主題︱臺南奇廟對談的奇妙故事 時間︱112年12月15日(五)10:10~12:10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國際會議廳第三演講室 主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 主講人︱陳益源(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 【報名連結】https://activity.ncku.edu.tw/index.php?c=apply&no=13681 【活動主旨】 臺南作為臺灣的府城,廟宇密度確實是全臺最高的,這是因為早期先民篳路藍縷在來臺的過程中,將宗教信仰視為重要的精神支柱。從廟宇的建築修繕、外觀變化,到廟址的遷移,都凸顯出臺南甚至整個臺灣宗教信仰與社會發展之間的密切關係。廟宇在臺南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宗教信仰上,也承載著豐富的地方故事和民間傳說。這些故事和傳說與地方的歷史、神話和傳統緊密相連,通過廟宇信仰得以傳承和傳播。廟宇中的祭祀信仰圈、祭祀儀式和廟會陣仗等元素,更凸顯了地方信仰和社會發展的緊密聯繫。這些地方故事和傳說賦予廟宇特殊的意義和象徵,展現了臺南的獨特性和地方的連結性。 在廟宇中,你可以聽到各種令人有趣或感人的故事,例如位處臺南北區成功路上的興濟宮所供奉的虎爺愛吃炸雞。這些有趣的故事讓廟宇成為了地方的文化代表,吸引著許多人前來參拜和了解。走訪臺南的廟宇,你將不僅感受到宗教的力量和人們的虔誠,同時也能深入了解臺南的歷史、文化和民間傳說。這樣的體驗將帶給你對臺灣宗教信仰和社會發展的更深刻理解,同時彰顯了廟宇作為地方記憶和社區連結的重要角色。 這次府看府城系列講座,以廟宇信仰為主題,邀請成功大學中文系陳益源特聘教授,陳教授是知名Podcast節目「台南奇廟對談」主持人,他走訪臺南各大行政區,發掘出許多廟宇的奇妙故事,括北區的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東區的台南南聖宮、北門區的南鯤鯓代天府等等。本次講座他將為我們帶來許多有趣的臺南奇妙故事。 【主講者簡介】 陳益源,現任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特聘教授、漢學研究中心指導委員會委員,曾任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成功大學中文系主任及人文社會科學中心主任、臺灣文學館館長等職;其學術專長為古典小說、民俗學、民間文學、閩南文化、越南漢文學,在越南出版過《越南阮朝所藏中國漢籍與使華詩文》等六部專書,曾獲越南社會科學翰林院頒予「越南社會文化貢獻獎章」。 - 本講座為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府看府城」系列活動:https://tainan-400.com/activity09.html

醫學院課程系列講座

我的東南亞日常 時間:10/23(一)13:00-15:00 地點:成大醫學院 303D教室 主講:1095講師─江彥杰 社團法人壹零玖伍移民工文化協會 - 工廠(場),是診間也是田野:看不見的職業傷病與社會不平等 時間:10/24(二)15:00-17:00 地點:成大醫學院 第一講堂 主講:臺大醫院職醫科 陳宗延醫師 - 原住民族健康不均等與文化照顧 時間:11/27(一)13:00-15:00 地點:成大醫學院 303D教室 主講: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護理系 怡懋.蘇米教授 - 白米酒,我愛你:原住民健康的反敘事 時間:11/28(二)15:00-17:00 地點:成大醫學院 第一講堂 主講:馬偕醫院精神科 吳易澄主治醫師

十九世紀臺灣的醫療、信仰與住民──從遺存的老照片觀察

十九世紀臺灣的醫療、信仰與住民──從遺存的老照片觀察 攝影誕生在一個絕對相信知識的十九世紀,科技發展使得攝影的寫實能力成為當時社會敘述、再現的主要技術,尤其在醫學與政府機構中,攝影以科學之名扮演紀錄與證據的角色。 然而,攝影由西方傳入進入東方,卻又以鴉片戰爭之際,意外見證了地球另一端紛擾卻寫實的一刻。 以傳教士和攝影師往返在開港後的臺灣,其鏡頭寫下了最早的醫療與民眾日常,也記錄了最堅韌的臺灣地景。 本專題演講將介紹馬雅各、梅威令、巴克禮等醫生和攝影師與他們行過的路徑。 【時間】2023.11.22(三)13:00-15:00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 光復校區 歷史學系 2F振芝講堂 【主講】王雅倫(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 影像、藝術史研究者;專長領域:西洋藝術史、影像美學、當代藝術理論、造形藝術設計。著有《臺灣攝影史的黎明》、《光與電:影像在視覺藝術中的角色與實踐(1880-2001)》、《法國珍藏早期臺灣影像:攝影與歷史的對話1850-1920》;其他論文散見期刊學報。 【主持】梁秋虹(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報名連結】https://activity.ncku.edu.tw/index.php?c=apply&no=13823 【報名期限】即日起至11/20 22:00 ※本活動為通識認證講座。

「Well-being:祝安好」展示

【展示期間】 2023.09.27-11.30 【展示說明】 後疫情時代,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已遠超過以往。新興傳染病帶來的不確定性和未知感受影響了全球,不但使醫療體系受到挑戰,我們的日常也被迫重塑。然而,在這場全球性的危機逐漸淡去後,「醫療照護」和「身體健康」的價值開始顯現,該是時候重新思考我們的生活與個人健康,及隨之而來的醫療人權議題。    本展的主題「Well-being:祝安好」旨在探索健康與醫療人權議題。透過三個主題「安好的走:安寧緩和照護」、「安好的病: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疱症—與生俱來又終其一生的泡泡龍」、「安好的活:運動與健康生活」,以不同觀點和經驗的分享,希望能引起您對上述議題的切身反思、了解如何在後疫情時代維護個人身心健康,期待為您帶來一次充滿洞察和體驗的觀展之旅。  【展示地點】 國立成功大學 成功校區 圖書館 B1 藝術走廊

長笛、口琴、管弦樂─音樂演出

9/28(四)10:00 雅卓藝術、大地親子長笛合奏團─「樂亮代表我的心」音樂會 10/13(五)10:00 成大管弦樂社 11/10(五)10:00 成大口琴社 12/8(五)14:00 長笛女孩─長笛女孩的冬日暖陽音樂派對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1F 大廳 * 本活動無需報名,歡迎踴躍參加。    

「治禦。自域」夜間戶外展示

【展示期間】 2023.09.26-11.30 每日17:00-22:00 【展示說明】 在「醫療」作為基本人權概念的今天,人類達成了許多不可思議的成就,同時也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謎和力有未逮的部分;臺灣作為世界前沿的高品質「醫療之島」,在這次大疫情的時代之中,也被世界所注意。 【9/26 點燈-活動資訊】 活動時間:9/26(二)18:20起 活動地點:成功大學光復校區 小西門城牆區域 活動流程: 18:20-18:25 主持開場、火舞社演出 18:25-18:30 點燈 18:30-18:45 藝術家導覽 * 點燈活動無需報名 【藝術家導覽專場梯次資訊】 * 請至報名網址報名 梯次一 時間:2023.10.31(二)18:30 地點:成功大學光復校區 小西門城牆區域 名額:20人 梯次二 時間:2023.11.18(六)18:30 地點:成功大學光復校區 小西門城牆區域 名額:20人 - 本展示為「2023臺南國際人權藝術節」系列活動 主辦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國立成功大學 承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 展示製作:艸非火工作室

【露天放映】角落閱光 愛正發聲主題書展 電影欣賞 《九槍》播映暨導演座談

九槍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蔡崇隆 TSAI Tsung-lung|臺灣Taiwan|2022|DCP |Colour|90min​  2022 金馬獎 最佳紀錄片   ​​2023捷克 ONE WORLD 國際人權影展Right to Know 單元​  ​​2023 台北電影節 最佳紀錄片 入圍​  電影簡介  「年輕警察在追捕過程中對一名失聯移工連開九槍,而後一連串的謎團卻逐一浮現。」  「殺死他的,真的只是子彈嗎?」  越南移工在與台灣警察發生衝突時被暴力殺害。透過前所未見的片段和深入訪談,這部調查紀錄片揭示了台灣的東南亞移工所面臨的令人心碎和複雜的現實。  - 蔡崇隆導演簡介  政治大學法律學士,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碩士,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UEA)電影研究。曾任平面媒體記者,商業電視專題記者、公共電視紀錄片製作人及董事。現為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獨立紀錄片導演,長期關注人權、環境、多元文化發展等社會議題。  主要導演作品《島國殺人紀事》獲2001年金穗獎最佳紀錄片獎。《奇蹟背後》獲2002年卓越新聞獎最佳專題報導獎。《我的強娜威》入選2004年世界公共電視INPUT影展。《油症─與毒共存》獲2008年南方影展首獎。2015年共同導演的《再見 可愛陌生人》獲桃園電影節桃園市民獎。  近年來亦擔任多部紀錄片製片工作,《失婚記》入圍2012年台北電影節、南方影展及台灣紀錄片雙年展等多項影展。《太陽 不遠》入選2015年日本山形國際影展亞洲新力單元。《徐自強的練習題》獲2016年台北電影節觀眾票選獎及南方影展首獎,並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最新導演作品《九槍》獲2022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 【報名連結】https://activity.ncku.edu.tw/index.php?c=apply&no=13717  

音愛生命:用生命寫歌,用音樂說故事

時間:10/28(六)14:00-16:00 地點:國立臺灣文學館(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1F 演講廳 樂團介紹: 玫瑰墓樂團成立於2006年,以二把木吉他、BASS、小提琴、非洲鼓、爵士鼓、大提琴、鋼琴、三主唱,詮釋木吉他搖滾。玫瑰墓已創作139首歌曲,每首都由真實故事改編,主題包含生、老、病、死、抗癌、生命鬥士、兒虐、家暴、弱勢、反毒等社會關懷議題,將歌曲結合短篇散文故事,形成獨特的「文學原聲搖滾」,亦出版《浮木與枯骨》,是結合散文故事、新詩歌詞、現代音樂的音樂書。 ──「非常精彩!非常感動!非常震撼!沒意外,應該會是您這輩子至今聽過最感動的演講或音樂會。」 【報名網址】https://museum.ncku.edu.tw/index.php?inter=apply&act=detail&id=43 - 本活動為「2023臺南國際人權藝術節」系列活動。 主辦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國立成功大學 承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 合辦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被剝奪的人生──韓戰戰俘、慰安婦

【時間】2023 年 10 月 21 日(六)14:00-16:00 【地點】臺南市立圖書館 新總館 4F多功能教室 【名額】正取 35 人,備取10人,免費參加。 【報名期間】 9 月 22 日(五)起至 10 月 18 日(三)17:00截止,採網路報名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dKCfrSibkUTBodat6 【錄取通知】錄取通知將於 10 月 19 日(四)前以 Email 通知,請務必留意 Email 是否填寫正確。 主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臺南市立圖書館 活動聯絡人: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 陳小姐;laurenchen@gs.ncku.edu.tw;06-2757575 轉 63029。   講者及主持人簡介 【講者】黃子明 黃子明1960年出生於臺南仁德中生村,1982年國立藝專畢業,就學期間開始接觸學習設計、雕塑、攝影、電視及8釐米影片製作。1984年退伍後,曾從事美術暨產品設計、會場布置等工作,1985年進入媒體擔任攝影記者,解嚴後,1988年起先後擔任自立報系、中時晚報、中國時報攝影記者,2003-2016年間擔任中 國時報攝影中心主任,現任中國時報主任記者。 卅餘年來長期關注社會基層議題,記錄臺灣戰爭世代當事人(包括前臺籍慰安婦、國共內戰老兵、韓戰反共戰俘、臺籍日本兵、823砲戰老兵等)、資深中央民代群像、反核運動、都市原住民、臺灣海上旅館的中國漁工、外籍移工、社會運動、農漁業發展等。 - 【主持人】王雅倫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專任教授。影像、藝術史研究者;專長領域:西洋藝術史、影像美學、當代藝術理論、造形藝術設計。 著有《臺灣攝影史的黎明》、《光與電:影像在視覺藝術中的角色與實踐(1880-2001)》、《法國珍藏早期臺灣影像:攝影與歷史的對話1850-1920》;其他論文散見期刊學報。 - 本活動為「2023臺南國際人權藝術節:Well-being─健康與醫療人權」系列活動 相關資訊:https://www.tnpl.tn.edu.tw/n14785556777099600782/n1Content

Go to Top